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021-09-10 11:30: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基本内容

  (一)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关键词:假设、解释,动态性。

  例子:古代是“地心说”,现代“日心说”。说明知识是动态性的,会变化的,只是一种解释。

  2.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具体情境再创造,情境性。

  例子:水在平原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但是在高原,它的沸点变为70摄氏度左右。说明知识要针对不同的情境进行再创造,具有情境性。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关键词:不同学生不同理解,主观性。

  例子: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每个人对同样的知识有自身不同的理解。

  (二)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关键词:主动建构。

  2.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关键词:合作互动。

  3.尽管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情景,社会实践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考编政审哪些情况不能通过?
下一篇: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之将操作技能阶段理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