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如何让幼儿有选择的权利?
2019-06-05 17:50: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孩子是上帝恩赐的礼物这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现在当所有的家长都被神通方案、0岁起跑线等各种噱头迷惑时,家长往往给孩子选择

“孩子是上帝恩赐的礼物”这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现在当所有的家长都被“神通方案”、“0岁起跑线”等各种噱头迷惑时,家长往往给孩子选择了一个让孩子走向“无童年”的成长道路。什么是“无童年”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自由、没有快乐、没有选择,只有默默的接受安排。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能够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发展,在滋养孩子的好奇心,形成正向性格特质的同时,为其日后的学习赋予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概念与基础。”怎样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环境”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1.儿童是人

儿童的本质是人,这是构建科学儿童观的基本点。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不能随意的践踏。

例如,在课余的兴趣班中,看到其他孩子积极、认真的学习,而自己的孩子明显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训斥孩子,打骂孩子,家长的做法就是对孩子人格和尊严的一种践踏。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听听孩子的想法,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呢?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孩子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找到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兴趣班”。

例如,孩子特别喜欢玩皮球,我们可以给他找一个相对宽敞、明亮、安多的场地,让他在里面尽情的玩耍,但不是没有目的的玩耍,而是在家长有目的的引导下,学会新的拍球技能或者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等。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是权利主体,意味着把儿童看做与成人人格平等、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享有基本人权的积极主动的、人格独立的人,是拥有权力并能行使自己权力的自由主体。所以当家长在为幼儿做任何一个决定时,记得要先“咨询”或者“告知”一下幼儿,不要把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幼儿,要给幼儿一个“说话”的机会。即使他不能发表有效的建议,但他却有选择和知道的权利。

例如,当幼儿进行预防接种时,因为打针带来的疼痛感和不好的回忆,部分幼儿会有各种不满的情绪,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强行带着幼儿去医院,而是在安抚幼儿情绪的同时,告知幼儿这么做的原因和益处。对于年幼的孩子,这么做的效果可能不大,但是这样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幼儿明白有些事情是须须要做的,只有坚强的面对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二、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课堂,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了对孩子教育的重任。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须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1.家庭氛围——宽松、和谐

家长怎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幼儿的权利?首先要做的是使儿童与家庭之间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家长要意识到幼儿在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家长应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关爱的、接纳的、积极的家庭气氛。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学会尊重孩子。首先是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其次是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利。在家长对孩子尊重和关爱的氛围下,家长积极的情感关注和适宜的教养方式,是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稳定的社会交往心理的基础。

2.教养方式——民主型

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所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民主”的形式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选择”的机会。

例如,在家里发生某件事情需要家人协商时,要实施的给予孩子参与的机会,因为他们是家里的一份子,所以他们有“说话”、“选择”、“参与”的权利,同时也有“否决”的自由。不要因为他们只是年幼的孩子而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

3.亲子沟通

因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家长在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孩子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游戏等,都是培养其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家长应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与同伴多做游戏、交朋友,逐步拓展孩子的交往空间,提高他们社会交往的能力。

除此之外,孩子的社会交往还离不开家长的具体指导。在生活中,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交往行为、交往水平,适当地作一些交往技能技巧、态度行为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学会协商、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孩子懂得宽容、懂得克制、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孩子是上帝恩赐的礼物”,所以我们要以爱心为主导,细心、耐心的对待孩子的一切,同时要注意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选择”、“说话”的机会,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责任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招教备考:做学前教育选择题小技巧
下一篇:2019安徽教师招聘教育理论高频考点—教学原则与德育原则习题整理

分享到: 收藏